当前位置::首页》热点新闻 》 正文
20件大事40年激情,纺织人共绘强国恢宏画卷
发布:2018-10-08 10:11:00
 

改革开放40年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我国纺织工业勇冲在改革的最前沿,不断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一代又一代纺织人,用勤劳和智慧不仅托起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绘就了纺织工业在转型升级的新篇章。从全面棉布的敞开供应,到纺织行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变革,从乡镇企业的遍地开花,到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突破口的压锭减产;从加入WTO,到集群经济蓬勃发展;从发布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到新常态发展;从互联网+、智能引领,到“科技、时尚、绿色”新定位……中国纺织工业作为世界纺织工业的中坚力量、中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改革开放40年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作为行业的老纺织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副主任吴迪自1979年投身纺织工业,先后从事信息化建设、经济研究、纺织史编纂等工作,可以说是改革开放40年纺织工业变化的亲历者、见证者。为了全面展示中国纺织工业40年来的创新成就和发展轨迹,他翻阅了大量资料、文献,整理出了改革开放40年纺织工业20件大事记,表现出了一位新时代纺织人的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本文为您勾勒纺织发展画卷,与您共同回顾历史、面向未来。

 

 

一、全国棉布等商品实现敞开供应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扶持轻纺工业发展的政策,同时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纤维原料的增长很快,为纺织工业高速度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纺织工业努力挖掘潜力,提高生产效率,使生产迅速增长。1979、1980、1981三年生产平均增速达到18%以上,各种主要纺织品生产都有较大增加,1982年全国棉布产量达到153亿米,比1977年增长50.7%,人均棉布分得量由1977年的10.7米提高到15.2米,增加50%左右;人均纤维分得量从1977年的2.44公斤,到1982年提高到4.16公斤。

 

在旧中国,纺织工业落后,人民缺衣少穿,市场上洋布充斥。新中国成立以后,纺织工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然而由于种种政治和经济的原因,在发展中波动很大,纺织品供不应求的矛盾长期没有得到解决,棉布实行凭证限量供应的办法,一直持续了近30年。在这期间,保证布票兑现,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成为纺织工业的首要政治任务。

 

随着纺织生产持续几年的高速度发展,改变了市场的供应形势,使多年困扰纺织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纺织品供应短缺的问题得到逐步缓解。到1982年前后,国内纺织品的供应已经能够较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需要。1983年12月1日,国家商务部发出通告:从即日起,全国临时免收布票、絮棉票;棉布、絮棉等商品敞开供应;不再发布票、絮棉票。实行了29年的棉布限量供应办法成为历史,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缺衣少穿的问题,这是中国纺织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重点开发 “三大支柱”产品

 

解决了供应短缺问题后,以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为重点,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发新的品种花色,已经成为纺织界人士的共识。1984年纺织工业部提出重点开发服装、装饰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三大支柱”产品,狠抓品种质量,大力发展深加工精加工产品,经过几年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开发“三大支柱”产品方面,方方面面做了大量工作。以往纺织工业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人民的衣着需要,大多数居民也是习惯于购买衣料做衣穿。随着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改善,对衣着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不仅注意纺织品的质量、品种、花色,还逐步从“做衣穿”转变为“买衣穿”,而且对美化生活用的装饰用纺织品(后发展为家用纺织品)需求大量增加。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产业用纺织品,用于国防、医疗、建设、农业等领域,而过去这方面非常薄弱,远远不能适应需要。

 

针对上述形势,各地为发展三大支柱产品做了大量工作。从1984年到1986年,在全国纺织工业厅局长会议期间,举办了3次新产品展览会,经过评选,共评出创新产品得奖项目182件,其中服装84件,装饰用纺织品68件,产业用纺织品30件。全国建立了19个新产品调研、开发设计、培训中心,从调查研究、制订规划、试制投产、展销活动等环节,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

 

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纺织系统最先大胆地改革企业一系列旧的经营管理制度,出现了一些有全国影响力的企业。如浙江海盐衬衫厂,全厂300多职工在厂长步鑫生的带领下,学习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在车间实行“联产计酬制”,一线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在抓质量中,实行做坏一件衬衫要赔两件;为打开衬衫销路,主动加强与商业部门联系,召开多种形式订货会。用了两年时间,跻身全国著名衬衫厂行列,实现利税164万元。《人民日报》在1983年11月16日发表了《一个独创精神的厂长》的报道。

 

1984年,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城市经济改革的决定》,加快了城市改革的步伐。纺织工业按照中央精神,对经济管理体制开始进行改革,其中心是简政放权,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增加企业的活力和积极性。

 

例如:在搞好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等方面,探索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具体途径,把企业经营权交给有创新、开拓精神的企业家。不少地方引入竞争机制,优化经营者。国营大中型企业全面推广厂长(经理)负责制,并和任期目标相结合,把权、责、利全面落实到企业经营者。认真贯彻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搞好民主管理,尊重和维护职工当家作主的地位。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管理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大力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开展企业上等级、上水平活动。稳定一线工人的岗位工资制和全额计件工资制,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中推行。对二、三线工人建立了正常的考工晋级制度,进行了评选技师的工作。这些改革工作的逐步开展,调动了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四、服装行业管理体制变革,形成“大纺织”格局


改革开放给中国的服装业注入了活力。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服装工业第一次产业升级的10年。1986年,国家决定将服装行业归口纺织系统管理。

 

198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以电报形式向国家经贸委下发《关于服装行业划归纺织部门实行行业管理的通知》,从而将服装行业从轻工业部成建制划归纺织工业部管理,在国家管理层面形成了完整的纺织工业产业链,构建了“大纺织”的格局,为发展纺织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服装为龙头发展大纺织的意识逐步被接受,大大有利于从原料到终端产品一条龙地进行开发,有效协调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服装工业有纺织为依托,原料供应渠道更为顺畅,发展各种形式的横向联合,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后来服装工业的大发展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到“七五”末期,服装生产得到快速的发展,出口创汇也稳步增加。据统计,1990年,全国有服装鞋帽企业约3万个,职工近300万人,产量31.75亿件,国内衣着类零售总额1182.2亿元,城乡服装市场日趋繁荣,款式品种日渐丰富,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缺衣少穿问题得到了解决。出口创汇在1990年达到68.48亿美元,首次超过我国纺织品出口量,占到全世界服装出口总额的6%,从1994年开始位居世界各国出口的第一位。

 

五、乡镇纺织企业蓬勃兴起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乡镇纺织企业可以说是异军突起,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1984年国务院批转了农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对乡镇企业的发展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并进一步从信贷、税收、价格等方面,制定了扶持乡镇纺织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乡镇纺织企业无论是在规模、能力方面,还是从产品结构、管理水平上看都有了较大的进步。1989年乡镇纺织企业的产值已达到698亿元,为1983年的10倍和1978年的48倍,占当年纺织工业总产值的32%,成为纺织工业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更有意义的是,这一批乡镇纺织企业成为日后作为行业主力军的广大纺织民营企业的先驱,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积累了经验,也为后来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奠定了基础。

 

在80年代末期国民经济治理整顿中,乡镇纺织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自觉地调整产业和行业结构,过大的投资规模得到了收缩,过猛的发展速度得到了控制,生产要素得到较合理的配置,以新产品为龙头带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既开发适应城市需要的中高档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又积极开拓适应农村市场的产品,并关停了一批企业。外向型经济也进一步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发展很快,1990年乡镇纺织企业出口收购值达到164.7亿元,4年中增加4.4倍。

 

六、对外开放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20世纪80年代初纺织工业对外开放向、外向型发展的战略实施中,纺织工业部决定组织直属单位和全国17个省市厅局,与中信公司合资成立深圳华联纺织联合公司, “华联”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经济直接对外开放的最大窗口。随后,大批外资、港资、台资企业(简称三资企业)进入大陆市场,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纺织工业引进外资很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11月,港商曹光彪的香洲毛纺厂正式在珠海落成,主要开展“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业务,取得了不错的示范效应。1981年,香港唐氏家族与上海纺织局在浦东合资开办上海联合毛纺织有限公司,是全国纺织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使纺织行业发展三资企业得到良好的起步。

 

纺织三资企业一开始基本以服装和棉针织、毛针织为主,棉、毛、麻纺织各自占有一定比重。1990年纺织三资企业出口创汇15.9亿美元,占同口径纺织品出口的12.4%,占全国三资企业出口的25%。1991年以后,鼓励外商向高新技术、大中型项目发展,如上海联吉合纤公司(合资)、广州亚美聚酯公司(合资)、厦门翔鹭聚酯企业(台商独资)等。还有一批直接利用外资的重点项目,如济南锦纶工程、吉林腈纶工程、珠海PTA工程等。这些都是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大中型项目,不仅利用了国外资金,带动了出口,还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纺织工业结构改革和机制转换。到了1996年,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中,三资企业占比达到了25.4%。

 

七、“两机”等技术改造专项见成效

 

技术改造工作一直在纺织工业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改造的重点是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发展名优产品,提高纺织工业的技术水平。“八五”期间(1991~1995年)国家明显加大了对纺织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加快了技术改造专项的实施。5年中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为1385亿元,其中技术改造资金为847亿元,占61%,比“七五”增加近一倍,其中中央安排专项技改项目1172个,投资265亿元。

 

按照 “八五”纺织工业技术改造规划,实施两批技术改造专项,包括棉纺压锭、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及国产化(简称“两机”)、增加花色品种和增加有效供给(简称“双加工程”)、“深、精、高”最终纺织产品出口、新型纺织原料及其产品专项、新型纺织机械国产化等内容。

 

例如其中的“两机”专项,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中国纺机制造业开始具备生产世界先进水平装备的能力,并有一定数量替代了进口。按照国务院 “八五”期间在抓好新型纺织机械国产化的指示,突出了国内急需、量大面广的关键设备这一重点,抓住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清梳联、精梳机四大重中之重为突破口,瞄准国际市场,加快发展新型纺织机械。采取“技贸结合”的办法,以部分进口贸易量为筹码,引进这些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对各制造企业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到1995年形成年产自动络筒机500台、喷气织机3000台、片梭织机300台、清梳联50套的生产能力。这些设备的性能接近当时的国际水平,国产化率达到60%~70%。

 

八、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国有纺织企业严重亏损现象

 

20世纪80、90年代,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中,纺织系统各行各业获得了高速发展。这主要是得益于国家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以及世界纺织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突出了纺织工业本身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1980年到1997年间,我国纺织工业生产能力大增,棉纺由1780万锭发展到4245万锭,毛纺由60万锭发展到387万锭,缫丝由88万绪发展到324万绪,麻纺由18万锭发展到84万锭,印染能力从77亿米发展到155亿米,迅速成为世界纺织工业第一大国。

 

纺织工业的高速发展,不仅使我国解决了人民的穿衣问题,城乡纺织品服装市场空前繁荣,而且成为了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

 

但在连续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出现了中国产业部门以往很少有的问题,如市场竞争过度、产品滞销、企业亏损、开工不足、富裕人员多等等。与此同时,在经过长期的“外延型”发展之后,一些结构性的矛盾在此时也突出显现:总体技术水平较低,总体装备水平业已落后;行业结构已不适应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新形势,初加工多,深加工少;国有企业用人多、负担重、机制不活、管理体制过于集中等因素造成的亏损情况日益严重。

 

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棉纺等行业设备规模过大,需要适当压缩总量的问题开始引起重视。但是由于当时的认识尚不够统一,宏观调控的措施也不够有力,再加上地方利益驱动等各种主客观原因,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1992年国有纺织企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到了1996年已连续5年,亏损额达106亿元。就在同一时期,全国工业国有企业也处在极为困难的时期,据统计,1996年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近6000户,亏损额555亿。国有企业要尽快从困境中摆脱出来,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解决纺织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以至全行业亏损的问题,更具有紧迫性并在各产业部门中具有普遍意义。

 

九、压锭调整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突破口

 

1998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纺织工业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解困扭亏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了纺织工业压锭调整的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作为全国国有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突破口。具体目标是从1998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压缩落后棉纺锭1000万锭,分流安置下岗职工120万人,到2000年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

 

从1998年1月23日上海敲下全国压锭第一锤开始,经过纺织行业上上下下的努力,三年累计完成压缩落后棉纺锭940万锭,基本完成了任务。到2000年4月底,分流安置职工121万人。可喜的是,提前一年实现了3年脱困目标:1999年全行业盈利大幅度提高,国有企业实现盈利9.5亿元,2000年 盈利69亿元。纺织工业结束了多年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结构调整取得实质进展,大多数国有纺织企业素质明显提高,不仅纺织经济运行状况有所好转,也为其他困难行业摆脱困境积累了经验。

 

压锭调整能够实现近期和中长期的战略目标,政府发挥了强有力的引导和政策支持,中央地方提供财政补贴30亿元,并配套了破产核销、职工安置、土地使用权、出口配额、出口退税、棉花采购等“组合拳”政策;广大国有纺织企业响应号召,顾全大局,尤其是下岗分流的职工为此付出了代价,是压锭顺利实行的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压锭调整的中长期效果,在进入新世纪以后日益显现。中国纺织工业轻装上阵,在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基础上,抓住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历史机遇,迎来了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最好发展时期。

 

十、行业协会承担起历史重任

 

2000年国务院提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并经全国人大通过,决定撤销九个工业管理局。2001年2月19日,国家纺织工业局撤销,成立新一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后在2011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成为全国性的纺织行业组织,以行业服务为宗旨,积极引导和指导行业在新时期的发展。

 

从新中国建立时开始,我国纺织工业的管理机构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发展,历经多次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1949年设立的纺织工业部(文化革命期间一度与轻工业部合并),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工业部委之一,管理全国纺织企业,并对纺织工业统筹规划,进行方针政策和业务技术的具体领导。1993年成立中国纺织总会,是按照“制定行业规划,实施行业政策,进行宏观指导,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新职能开展全行业的管理工作。

 

1998年3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设置国家纺织工业局,贯彻了“政企分开、权力下放、权责一致”的原则。与此同时,加快了行业协会的组建工作。其后十几年间,行业协会发挥服务功能,立足于调查研究,推进纺织工业改革创新,开拓国内外市场,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积极应对中国加入WTO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机遇,加快中国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其间机构几经改革,职能不断变化,队伍不断壮大,始终肩负着历史的责任,在行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一、加入WTO后纺织品服装出口高速增长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对我国纺织工业关系重大。从1948年缔结的“关贸总协定”到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一直把纺织品服装国际贸易列为重要议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一直受到配额限制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大受益。先是赶上“分阶段取消配额”的最后三年,在2002年~2004年间得以释放出口能量,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三年中增长83%,2004年达到974亿美元。2005年全面取消配额后(虽然对美国、欧盟仍有过渡期),又得到新一轮大发展。2007年出口达到1756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80%,比2001年的533亿美元增长2.3倍,平均年增长22%。200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比例达到30%,进一步巩固了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WTO,为我国纺织工业提供更大的国际发展空间。一方面迅速打破了世界主要市场长期对中国歧视性贸易政策的束缚,使中国纺织工业比较优势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自由贸易进一步促进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互补关系的发展,为中国纺织工业加速国际化进程,并为从国际产业分工中增强后发优势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

 

在此期间也出现了一系列贸易摩擦,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出于各种目的,以多种手段掀起对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限制,使中国与其贸易纠纷不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纺织品服装企业的生产与出口秩序。中国政府和纺织行业组织、纺织企业共同努力,积极展开对话与交流,对一些一意孤行的行为进行反击和应诉;另一方面认真改善企业劳工现状,注重环境保护,切实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国际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

 

十二、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以后,以县、镇区域经济和民营经济为主的纺织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大批特色集群逐步形成,发展壮大。这些产业集群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下,产业集中度高、企业数量多、规模效益明显、产业链配套相对完整、与专业市场密切互动,成为全国纺织经济的重要基础。纺织集群主要以县镇区域经济为主的地区“一村一品”、“一镇一品”、“一县一业”,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纺织产业的基础,纺织服装产品的主要生产地,占纺织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达到80%左右,成为中国纺织行业比较优势的代表。

 

2002年12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首批选取38个纺织产业集中度较高,规模效益比较明显,对纺织、市场影响力较大,对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贡献较突出的19个市(县)、19个镇作为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试点,开展重点跟踪调查和指导服务;同时分别授予他们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县)和特色城(镇)称号。纺织产业集群有的是市、县,有的是乡、镇,分布于各个细分行业,遍及多个地区,以沿海地区为主。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有浙江省绍兴县、桐乡市、海宁市许村镇;江苏省常熟市、吴江盛泽镇;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东莞市大朗镇、中山市沙溪镇、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福建省石狮市、长乐市;宁夏自治区灵武市等。

 

总体而言,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依托于地方区位优势、地方人际网络和地方文化,有较强的地方根植性。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体系,专业化分工程度较高,明显呈现出下游带动上游的特点。

 

十三、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8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出现了外需大幅下滑、内需竞争加剧、企业经营困难、亏损增加、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对我国纺织工业造成严重影响。 2008年8月份以来,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持续回落,全年出口总额增长8.2%,增速比上年回落10.8个百分点;2008年秋季广交会订单成交量同比下降30%以上。受外需不振影响,相当部分纺织企业将出口产品转为内销,加大了国内市场压力。

 

2009年4月24日,国务院公布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简称《调整振兴规划》),规划期为2009~2011年,引起了纺织行业的强烈反响。特别是规划中充分肯定了“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极大的鼓舞了纺织行业战胜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困难和实现中长期可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

 

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就不断对纺织工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分四次连续提高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从11%提高到16%,对我国纺织品服装恢复国际平等竞争地位、稳定国际市场份额、扭转出口企业亏损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整振兴规划》深入系统地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稳定纺织工业原材料市场、扶持重点技术改造和科技攻关、品牌建设,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拉动,鼓励企业实施战略重组,加大对企业融资支持,减轻企业负担,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纺织工业比较快地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下的各种困难。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2009年11月,纺织行业出口降幅收窄,12月出口增速转负为正,2010年以来则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11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到2541.2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34%,年均增长10.3%。到了2011年,纺织行业相比其他行业较快出现了企稳回升态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十四、产业用纺织品成为新的增长点

 

长期以来,纺织工业的终端产品主要是服装服饰等衣着类产品,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开发服装、装饰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三大支柱”产品。经过大约20年的调整,三类产品纤维消耗的比例由80年代初的84:11:5变化为2000年的68:19:13,其中产业用纺织品得到了快速发展。

 

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建筑、医疗、军事、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于产业用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加,有力地带动了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围绕扩大内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带动了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加,为产业用纺织品市场潜力的释放创造了条件。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继续加快,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低碳、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相关技术改造升级的投资也必然增加,土工合成材料、过滤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内需都将保持稳定增长;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用、卫生用、汽车装饰用等产用纺织品需求也将大幅增加;随着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工制造水平的提高,特种用途的产业用纺织品,例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端产品、具有较强功能性和高性能特殊安全防护用产品等也将在国民经济相关部门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010年,全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约2500户,比2000年增加了1.5倍。2000年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不足10家,2010年超过了100家,其中超过5亿元的企业20家,超过10亿元的企业10家,规模化发展的骨干企业明显增加。产业集聚发展趋势明显,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福建、上海等六省市产业用纺织品产能和产量约占全国的80%,形成了浙江海宁经编复合材料、江苏阜宁过滤材料、山东陵县土工合成材料、湖北仙桃医疗与卫生用材料等主导产业突出的产业集群。

 

2010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产量达到822万吨,与2000年相比较,产量年均增速达到16.8%。其中,2009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纺织各子行业生产增速均大幅下降,而产业用纺织品仍然保持了16%的较高增长速度,体现出了较强的增长动力。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重已经超过30%,占我国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达到20%,产业规模实现了较快增长。按照《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目标,到“十三五”末,产业用纺织品占我国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将达到33%,赶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

 

十五、《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发布


2012年5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简称《强国纲要》),成为中国纺织工业首个1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强国纲要》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纺织强国的宏伟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纺织工业要顺应新期待,实现新要求,塑造新优势,完成科学技术进步、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这四大核心任务。

 

《强国纲要》在时间上跨越“十二五”和“十三五”两个规划期,特别将这10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考虑编制发展纲要,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已经进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最后一个十年发展周期。对纺织行业而言,这十年是一个十分特殊而关键的发展阶段,对于促进全行业实现更高水平的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纺织行业要积极适应全球经济形势的新变化,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更好地抓住未来10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更长远的角度对行业发展进行统筹部署,确保行业在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重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为“十二五”、“十三五”发展的顺利衔接做好准备。

 

在落实《强国纲要》的过程中,纺织工业联合会结合实际情况对行业发展目标进行修订和补充,并适时对“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体系和量化指标进行研究、测算和补充发布。

 

十六、新常态形势下的新发展

 

2013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经济结构优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支撑。纺织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也进入新的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尽管经济增长由中高速向中速逐步减速换挡,行业对新常态的适应能力逐步提高,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能够始终保持平稳发展态势,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2013~2016年,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年均增长6.3%和4.2%,分别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增速0.6和0.4个百分点。2017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8935.6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5.9%; 纺织品服装出口在这一时期呈现波动,一度出现负增长,但是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保持稳定。2017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2673.9亿美元,占全球比重达到36.8%。全行业净创汇2419亿美元,占全国的57.3%。

 

与此同时,纺织工业逐步形成增速减缓、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的特征。在增速明显放缓的同时,行业发展的驱动力由数量增长向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品牌提升转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加快,新产品、新工艺不断开发应用,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品牌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表现在质量、设计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增强;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建立跨国产业链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已经显现;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催生了纺织品服装销售的新模式,并向生产制造领域延伸;在多年两化融合工作的基础上,智能制造、互联网+开始步入应用阶段,引领了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十七、科技创新取得突出成果

 

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12年以来,纺织工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纺织工业协会2004年10月向全行业推出新世纪第一个《纺织工业科技进步纲要》,重点组织开发28类关键技术和10项先进成套技术装备;2010年10月,纺织工业协会推出第二个《科技进步纲要》,进一步组织50项重点攻关和110项重点推广项目;为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纺织工业联合会又于2016年9月发布第三个《科技进步纲要》,提出 “十三五”进一步组织突破30项共性关键技术,推广100项先进适用技术。前后三个《科技进步纲要》持续深入,接力实施,为国家实施纺织工业五年规划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在规划的引导下,纺织工业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大科技投入,重点组织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在纤维材料、纺织、染整、产业用纺织品、纺织装备、信息化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实现了全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整体提升。

 

2012~2017年,纺织行业有16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千吨级干喷湿纺高强/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和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两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余14项获得二等奖,5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其中包括超高速数码喷印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高效能棉纺精梳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支持工业互联网的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装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有影响力的项目。

 

同期,有733项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其中77项获得一等奖,266项获得二等奖,390项获得三等奖。纺织行业取得了一批自主技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大幅增长,规模以上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5852件,是“十一五”末的2.5倍。

 

十八、行业可持续发展形成共识

 

在《强国纲要》实施过程中,纺织工业初步建立了低碳、绿色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污染物排放逐步减少,纺织制品纤维回收和循环利用取得实质性进展,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的共识,低效率、高能耗、高污染的低水平加工能力得到有效限制和淘汰。

 

“十五”时期,提出将清洁生产技术作为印染行业升级重点;“十一五”时期,节能新装备、新技术在纺织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棉纺行业推广采用节能电机、空调自动控制等技术,化纤行业推广差别化直纺技术、新型纺丝冷却技术等实用节能型加工技术,印染行业推广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技术、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等先进技术。 “十二五”时期,“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正式成为行业五年规划发展任务,低温快速前处理、生物酶退浆、冷轧堆染色、印染废水大通量膜处理等一大批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实现产业化应用。2006~2015年,纺织行业综合能耗累计下降44%,印染单位产品水耗从4吨/百米下降到1.8 吨/百米,水重复利用率由7%提高到30%。

 

同时,纺织行业大力推进资源可循环利用新技术,使行业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废旧聚酯瓶回收利用技术得到有序推广,技术不断升级;再生纺纤维用于家纺填充料已经开发出三维中空纤维等新品种,卫生性能也显著改善;利用速生林材等可再生、可降解生物质资源开发纤维材料的能力提高,竹浆、麻浆纤维已逐步实现产业化。

 

十九、“走出去”实现国际化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纺织行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球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之后,为我国纺织企业“走出去”跨国配置资源带来了机遇,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纺织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2005年以前,我国纺织企业对外投资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比较少。近年来,我国纺织企业对外投资额大多在100万美元以上,且上千万美元投资的项目比比皆是。如2008年,浙江天龙数码印染有限公司在越南投资8000万美元,成立天龙(越南)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山东新光集团在南非投资4545万美元建立纺织工业园项目;2011年,浙江富丽达股份有限公司以2.53亿美元并购加拿大纽西尔特种纤维素有限公司等。根据商务部数据,2012年我国纺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6亿美元,比2010年增加一倍。

 

近年来,由于国内棉花资源供给缺口扩大,国内棉价长期高于国际市场,我国纺织企业在海外投资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及原料收购渠道成为对外投资的另一种形式。我国纺织企业有不少在巴基斯坦、印度等亚洲产棉国设立棉花收购渠道,在澳大利亚建立原料基地,甚至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依托棉花原料基地发展棉纺加工。如2013年,棉纺织龙头企业浙江科尔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18亿美元,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兰开斯特郡开设其第一家海外工厂,成为中国纺织企业在美设立的第一家制造工厂。

 

在新常态形势下,为应对成本上涨、贸易壁垒和原料市场等问题,一些优势企业开始有意识地推动国际化战略实施,着手布局全球产业链。溢达集团通过在新加坡、台湾、菲律宾等地建厂,形成了完善的衬衫生产链;华瑞国际在柬埔寨、越南建立和发展生产基地的企业,在美国、德国、英国等地设立销售中心和设计中心;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文莱投资建设石油化工项目,项目一期投资估算为 42.92 亿美元;悦达纺织通过收购台湾南纬20%股份,共享了其在全球十多家工厂的4000万服装产能,同时通过与西班牙企业、家乐福的合作进入欧洲零售渠道市场。

 

自2013年秋天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纺织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呈现出不少亮点。如意集团在澳大利亚收购卡比棉田,在日本收购瑞娜服装品牌,在重庆、银川和新疆建立纺织服装工厂,在英国、意大利、德国、印度等地全球产业链投资布局;申洲国际、即发集团、东渡集团、AB集团等大型企业都在柬埔寨、越南等国家进行绿地投资。另外,考虑到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生效将会对我国纺织带来的影响,天虹、百隆、华孚、新大东、裕纶等企业在越南的棉纺投资合计已超过200万锭,鲁泰也于2015年3月决定投资1.5亿美元在越南建设6万锭纺纱及年产3000万米色织面料生产线项目。此外,还有一些服装中小企业以订单转移为导向,在柬埔寨、孟加拉、缅甸等国投资,产品加工后销往欧美等地区。

 

二十、智能制造、互联网+引领新趋势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工信部从2015年到2017年,每年设立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专项,评选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山东康平纳集团、青岛红领、宁波慈星公司、报喜鸟集团、江苏大生集团、安徽华茂等十几家纺织企业相继入选。

 

在多年开发推广的基础上,纺织行业试点智能制造取得进展。山东康平纳的全自动筒子纱染色系统,包括染料助剂自动配料和筒子纱自动输送,实现了染色全流程在线检测和实时闭环控制,建成了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线;青岛红领集团的网络化MTM平台多年来应用于男西装个性化定制,抓住个性化、小批量、定制化的消费趋势,在功能较强的信息化系统支撑下,将订单任务分配给多个柔性加工单元组成的分布式制造系统,实现了快速响应。

 

纺织装备普遍采用了数字化控制技术,配置了网络接口和在线监测系统。新近开发的如恒天立信的高温气流染色机、江苏凯宫的高效精梳机,青岛赛特环球的全自动落纱粗纱机、杭州宏华的自适应数码印花机、常州五洋的高速双针床经编机、宁波慈星全自动电脑横机等设备都达到很高的数字化、自动化水平,也具备了一些智能化功能,形成了智能制造的基础。

 

在单机自动化、智能化的基础上,实现了联网和生产全流程控制和管理。如北自所的全自动化纤落丝和包装系统,实现了落丝、装车、转运到包装、入库的自动化;经纬新技术的e系统,覆盖了从开清棉到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的纺纱生产全过程;杭州开源的印染MES系统,对染色生产工艺在线检测、自动控制及自动配送进行全方位管理;上海和鹰开发了从人体三维测量到服装CAD、三维虚拟试衣、自动剪裁、吊挂缝纫的服装全过程生产系统。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纺织行业在两化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应用取得了积极进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都取得了一系列应用成果,具备了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的坚实基础。

 

物联网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纺织生产在线监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鲁泰集团、无锡一棉、江苏悦达、南通大生等棉纺企业对纺纱等设备实施了在线数据采集系统,提高了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能力;华纺股份等印染企业建立了染色生产和能源系统的实时监测网络,为节能减排起到了重要作用;雅戈尔、九牧王、福建劲霸等服装企业在其成品仓库和专卖店采用了RFID技术,通过电子标签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总部实现及时信息共享和沟通,解决了仓库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云计算技术日益成熟,云服务平台在产业集群地区和中小微企业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经过多年的建设,在许多纺织产业集群地区已初见成效。如浙江绍兴、湖州、海宁、诸暨,广东东莞、西樵、开平,江苏南通,福建石狮等地的服务平台,都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

 

制造业服务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报喜鸟等服装企业利用个性化西装定制平台直接面向消费者提供设计服务;宏华等数码印花厂商通过互联网和丰富的花型资源为客户提供大规模定制服务。设备供应商已经更多地改人工上门服务为网上远程诊断维护,如福建睿能的电脑横机远程诊断平台服务。软件服务商开始使用软件租用(SAAS)方式,如杭州爱科的网上服装排料服务,宁夏汇川的网上服装归号和工艺设计服务等。

 

(来源:中国纺织)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