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纺织行业,中纺企协副会长单位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华茂或华茂)历经近70 载风雨洗礼,始终屹立潮头。作为业界标杆,长期以来安徽华茂代表着中国纺织品的高端品质,公司是众多奢侈品品牌长期稳定的供应商,其纱线、布料等产品畅销意大利、日本、德国、法国等高端市场,是行业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倪俊龙坚定地说:“华茂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这一次,安徽华茂的目标是成为全球聚乳酸纤维领域的佼佼者!”
在董事长倪俊龙的带领下,安徽华茂将目光投向了全新领域,产业链上游的新材料——聚乳酸纤维,开启了全新发展阶段——成立安徽新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新元),专业生产生物基聚乳酸(简称PLA)纤维。
战略转型背后的社会责任与长远眼光
安徽华茂的此次转型对于纺织行业来说是一场意义深远的绿色革命。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学纤维生产国,产量长期稳居全球70%以上,其中涤纶、锦纶、氨纶和腈纶等产量较大的产品大多源自石油基,寻找替代石油基的原料一直是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聚乳酸纤维(PLA)由秸秆、木薯等生物可再生资源经生物发酵、聚合及纺丝工艺精制而成。
倪俊龙表示:“尽管当下纺织新材料层出不穷,但是我总感觉,缺少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材料。聚乳酸纤维具有的纤维特性和天然环保的基因,从纺织原料的角度来说能逐步替代石油基化纤;从农业角度来说,将秸秆‘变废为宝’,既解决了‘与粮争地’、‘与人争粮’的问题,又解决了秸秆随意抛弃、焚烧带来的一系列污染问题,给农业废弃物赋予了经济价值,这对于中国农业以及纺织业来说都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情。”
“十四五”时期,我国纺织工业将纤维材料持续创新升级列为重点任务,绿色、低碳、环保已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共识。聚乳酸纤维不仅来源天然,还具有可降解性。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randView Research的预测,全球聚乳酸市场年均增长率高达18.2%。这一增长不仅受到创新产品、人口增长及可持续需求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也得益于PLA在特定条件下可完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的环保优势,有效减少传统塑料对环境的长期污染。
取材大自然,回归大自然,闭合循环、生生不息,聚乳酸纤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纤维”。
根据《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期间推动生物基化学纤维和可降解纤维材料的产量实现年均增长20%以上,以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是行业的重要任务。其中,聚乳酸纤维更是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鼓励类项目。
倪俊龙说:“华茂生产聚乳酸纤维,不仅是要实现自身的战略布局,更要在环保理念上引领行业潮流,让绿色发展成为纺织行业的新常态,这也是华茂作为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行业担当。”
对于新材料行业而言,聚乳酸材料并非一个“新生儿”,但其主要的应用领域集中在包装材料、餐饮用具和3D打印材料等领域,纤维应用比较少。倪俊龙表示:“经过前期的技术积累与进步,现在无论是原料的来源还是纤维自身的性能以及应用的突破,聚乳酸纤维产业都已经到了一个成熟阶段,完全可以在纺织领域‘大展拳脚’。”
在倪俊龙的领导下,安徽华茂于2023年启动了聚乳酸纤维的规模化生产,组建了安徽新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规划了年产10万吨聚乳酸纤维的生产线,其中一期工程已成功实现年产3万吨聚乳酸短纤的生产能力。此外,公司还布局了长丝和有色聚乳酸纤维的中试生产线,以满足市场对聚乳酸纤维多样化产品的需求。
多种优异性能天然融于一身
聚乳酸纤维能够得到华茂的“青睐”,不仅仅源于其绿色、低碳、环保的属性,倪俊龙表示:“聚乳酸纤维堪称全能选手,集亲肤、防螨、难燃、低烟、无毒、抗紫外等众多优点于一身,犹如战场上的多边形战士,无所不能。”细数聚乳酸纤维的优点,倪俊龙滔滔不绝,俨然一位聚乳酸纤维的“推广大使”。
倪俊龙介绍,比如:在服装用领域,聚乳酸纤维呈弱酸性,其pH值与人体肌肤的pH值相近,亲肤性比较好,特别适合儿童服装;此外,纤维还具有抑菌、防螨、防霉的特性,连续穿着不会产生异味可用于贴身内衣等领域。
在家纺领域,聚乳酸纤维除亲肤外,还有一个显著的优势是“难燃”。众所周知,阻燃性对于出口家纺制品来说非常重要,酒店地毯、窗帘等领域都需要阻燃,而在国内日常家用领域,阻燃性能的普及也是重要的方向。而聚乳酸纤维的极限氧指数是常用纤维中最高的,接近于国家标准对阻燃纤维极限氧指数,具有一定的阻燃性;退一步讲,即使燃烧也仅产生轻微的烟雾且无毒,在家用纺织品领域推广空间巨大。与此同时其抑菌抗螨性能也契合了现代消费者对健康家居的追求。
在非织造领域,聚乳酸纤维的应用也极为广泛。例如尿片、卫生巾等一次性产品,以及医疗领域的伤口敷料、病床一次性铺巾等耗材,聚乳酸纤维凭借其可降解性、低过敏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医疗领域提供了更安全、更环保的选择,并有效降低了医疗废弃物的处理难度。而即使是在更加高端的医疗领域,聚乳酸也有着“用武之地”。
倪俊龙说到:“甚至在建筑领域,聚乳酸纤维也显示出强大的适用性,目前在墙体保温材料方面也开展了应用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
“聚乳酸纤维的多重优异性能,使得它在多个领域都能大放异彩,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我们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决定加大投入,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华茂新的增长点。我相信,在未来的纺织行业中,聚乳酸纤维一定有自己的一片天下。”倪俊龙表示。
从纱线到纤维,华茂出品,必是精品
走进安徽华茂的生产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幅文化墙,上面有一行醒目的大字:“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将质量放在首位,是华茂几十年来一脉相承的工匠精神。
“始终坚持精品路线不动摇、始终坚持从严管理不动摇,始终坚持技术进步不动摇、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这四个坚持已经成为华茂发展的信念。在高度重视质量的氛围下,今天,安徽华茂仍然是唯一的“中国棉纺织精品生产基地”,“乘风牌”纱线更是被工信部评为首批“中国消费名品”称号;在公司的荣誉墙上,“中国工业大奖”,国家级、省级质量奖等诸多荣誉一字排开,无声却有力的证明着企业的精品实力。
近年来,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纺织行业环锭纺纱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的支撑下,华茂坚持开展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华茂造”五星红旗两次闪耀月球,更是直接彰显了华茂在纺织领域的技术实力。
这种技术实力也在新元聚乳酸纤维的研发与规模化生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倪俊龙介绍:“新元聚乳酸纤维在研发过程中,通过改性技术克服了初生纤维分子结构不完善和结晶状态不良的技术难题。从初生纤维的冷却成形、高效上油、多级牵伸等多方面着手攻关设计了适合聚乳酸纺丝加工的专业生产线。目前产品性能优良,一致性好,如强力CV%值低于市场上同类产品4~10个百分点,且强力降解速度显著下降,比其他同类产品慢一半以上。”
但倪俊龙也表示,聚乳酸纤维的应用还存在一些堵点,比较突出的是染深颜色色牢度不高等问题。新元公司目前与东华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及上下游产业链开展合作攻关,攻克聚乳酸纤维在生产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坚信,华茂凭借其在纺织行业的深厚积累和技术优势,定能让聚乳酸纤维的纺织应用实现更大的飞跃。
绿色发展的新标杆
安徽华茂对于聚乳酸纤维的看好,不仅仅源自纤维材料自身的优点,更在于其背后所代表的发展趋势。倪俊龙表示:一直以来华茂的发展思路都是围绕“科技、绿色、智慧”的产业定位,“绿色”在华茂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无论是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的荣誉称号,还是进入全新的绿色纤维赛道,华茂都紧扣绿色这个关键词。
倪俊龙表示当下华茂对于未来的规划是:“在传统产业赛道上:进一步把纺纱、织造、面料和无纺布产业板块做精做强做优,实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的提质升级; 在生物基新材料赛道上:围绕聚乳酸纤维新材料,加强工艺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打造生物基聚乳酸纤维生产加工和应用新高地。”
随着安徽新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安徽华茂在聚乳酸纤维领域的布局也日益完善。从原料采购到纤维生产,再到产品应用推广,华茂人在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智慧与心血。他们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着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
倪俊龙表示:“我们将持续增强聚乳酸纤维的研发与生产力度,精益求精,力求在产品质量与性能上不断突破,矢志成为全球聚乳酸纤维领域的排头兵。此外,我们也将积极推广聚乳酸纤维的应用领域,促使更多人认知并采纳这一绿色纤维,携手共促纺织行业的绿色转型。”
“科技华茂,绿色华茂,智慧华茂,百年华茂”是安徽华茂的发展愿景。品质为基,环保为翼,华茂今日正领航中国纺织行业,迈向更为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我们期待,安徽华茂在聚乳酸纤维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为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中国纺织